凯发k8国际百科知识详情

【历史】莒州博物馆刻有原始陶文的大口尊

2024年07月22日 凯发k8国际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常会发生许多划时代事件,比如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比如制取并应用火,比如文字的出现入藏于莒州博物馆的一组代表大汶口文化的大口尊,上面的文字符号已具备了汉字音形义的因素,比甲骨文的出现还早了1500余年。

  作为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口尊于1960年在陵阳河遗址出土。陵阳河遗址位于莒县城南10公里的陵阳乡大寺村西侧陵阳河南岸,为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1960年夏季的一场暴雨,使陵阳河遗址局部遭受冲刷。雨后的一天,陵阳乡文书赵明禄偶然发现河崖里冲出3个大陶器,看起像3个大炮弹,而且每件器物胸部都刻有图画。莒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苏兆庆赶到后,看到陶器的上部呈筒形,下部呈锥形,还真像炮弹。洗刷干净后,苏兆庆发现每件器物的腹上部分别刻有三种象形文字符号。因不明白这些符号的含义,苏兆庆便依图样形态分别称这三件文物为日月山锛和斧的大炮弹。

  这三件炮弹在莒县文化馆一直默默地沉寂了十多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将它们带到北京参加家举办的一个出土文物展,到场专家才将其正式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大口尊。该组大口尊由夹砂灰陶制作而成,侈口,口沿外折,深直腹,下部渐收成尖底。胎骨坚硬,器形硕大,其一件尊高60厘米,口径30厘米,壁厚3厘米,重量克,器腹上部刻有陶文。经文物专家考证认为,大口尊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为距今约5000年前的礼器,系家一级文物。

  大口尊陶文不仅改写了我的文字史,而且也将华民族文明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类似的图像文字,继1960年出土后,屡有发现,仅陵阳河遗址就有七种类型13个单字。学界一致认为,大口尊上面的文字符号已具备了汉字音形义的因素,并正向臻于成熟的汉字发展,与甲骨文极为相,但比甲骨文的出现早了1500余年,应是汉字的雏形,也是迄今为止在我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华民族5000年前由蒙昧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这些颇具神秘色彩的图形符号曾引起诸多古文字学家的极大关注,并依据象形和会意这两种最为常见的造字方法,对它们做过权威解读,得到文物界及文字界专家的普遍认可。吉林大学教授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将刻有日月山的图画解释为旦字;故宫博物副长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解释刻有斧的图画当为钺字,刻有锛的图画当为斤字

  有些学者研究发现,先人在陶文上刻的图形,不可能是为了创造文字,而是生生活的需要。而不同地方发掘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都有同样的陶文出土,不是偶然的巧合,它应是夷民族不同部落参照日出方向确定季节的依据。如果在这些先民居住的地方有突出的山峰,只要观测点选择得当,就能看到陶文图画所示的景象。

  原标题莒州博物馆刻有原始陶文的大口尊

上一篇:【征集】哄宝宝入睡的八种错误做法 下一篇:【爆】茂陵博物馆的参观指南是什么?